避疫良書—自用送人兩相宜的文資入門書

陳鴻圖(歷史學系 教授)

認識文化資產最好的方式無疑就是親臨現場,但一來近日COVID-19病毒(叫武漢肺炎親切些)肆虐,不敢出門;二來光看沒概念也只能湊熱鬧,找不到門道。既然如此,何不趁此機會找幾本入門書進修一番,待疫情過後再入文資現場時,相信會看山是山,同時也會領悟看山不是山的道理。筆者沒想要寫《改變歷史的100本書》或《一生必讀的50部人文經典》這樣的雄心壯志,只是把教授「臺灣史蹟與文化資產」課程中重要的工具書拿出來介紹,此課程開給學生的書單約60本,但受限於篇幅,僅介紹易找、易懂,讀了會有感覺的5部書來分享給大家,用講的可口沫橫飛(現在大家最害怕的事),用寫的雖安全不少但也相對無趣,不管如何,看完介紹一定要去找來瞧瞧,並在風頭過後出門走讀這些文化資產。

1.林會承,《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遠流,2011)。

《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封面

作者林會承長期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的論述和推動,從英國取得愛丁堡大學建築哲學博士後,一直服務於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到退休。作者自許「以國際視野、以臺灣立場,本撰寫一本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歷史大綱,以供文化教育行政人員、相關系所師生以及文化工作者參考之用。」從書名可知本書係以臺灣歷史分期為框架,書開章先介紹何謂文化資產、世界遺產等名詞的定議;再依歷史分期個別介紹清代名勝古蹟的紀錄、日治時期「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1922年)的公布施行和保存事蹟、戰後初期中國正統文化下的「文物保存法」、1980年代後「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制訂和保存成果、書末餘論〈臺灣文化資產保存關鍵事蹟的回顧〉等。   

很多人都以為文化資產保存觀念是近年人民文化素質提升後才出現,殊不知戰後好長一段時間,是臺灣文化資產大崩壞的年代,反倒是在日治時期日本將文資保存觀念和法令移植來臺,雖然此時期有不少文資指定具有濃厚的政治性,例如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乃木館等,但也有熱蘭遮城遺跡、基隆荷蘭城考古的指定及修復等劃時代的作為,更重要的是總督府不是只有看到硬體,更看到穿山甲、紅樹林等19種臺灣特有的生態,而賦予天然紀念物的身份並给予保存。

為何第1本是推薦本書?乃因本書提供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全貌,內容雖有不少法條,但引具體事例說明,解釋清楚易懂,誠如書中推薦序所言,本書是一本可以開啟知識之門的教科書、隨時查閱的參考書、指點迷津的工具書,當然更是文化行政考試必備的書籍。

2.李乾朗,《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典藏,2014)。

《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封面

鑽研臺灣傳統建築和建築史的李乾朗,是第53屆行政院文化獎的得主,建築相關的論著可說著作等身,但本書和其《臺灣建築史》、《臺灣近代建築之風格》等書性質並不太一樣。書中選擇每個時期重要的古蹟事件來說述說故事,從「滄桑」之書名可知這些故事結局並不一定是完美的。第1章先以「拿破崙征埃及開啟考古學之發展」等世界近百年來古蹟保存運動來開場,之後以主題來討論,例如作者認為1950年代政府和民間對於古蹟是毫無感覺的,以致設置在城內的孔廟可以因土地炒作而被搬到市郊,新竹孔廟從城內被搬到東門外的動物園旁即是一例。

本書有幾個特點:一是舉許多實例,用淺顯的文字來談近百年古蹟保存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很貼近我們生活,應該說我們總有機會遇到,例如「古蹟和容積轉移概念及計算方式」、「林安泰古厝保存失敗,但卻成為保存運動的指標案例」等主題。二是作者喜歡舉「失敗的例子」來警世,更不諱言歷史上被犧牲的古蹟數量遠遠高於成功的例子,且反省我們這一代的不努力保存,將來的歷史一定會批判我們的無知與無能;三是本書的內容在專業之外,更富感情和批判力,例如明說1950至1970年代國民黨政府利用史蹟考察活動來召喚青年學子,其目的不是為了正視腳下的臺灣文化,而是透過尋根溯源來強化中國文化的認同,荒謬至極;四是本書除了重視古蹟本體外,更注意到人物所扮演的角色,例如歷史學者林衡道與畫家席德進,這兩人看似和古蹟保存無甚關係,但卻是臺灣古蹟保存的先知者。

古蹟保存之後呢?作者指引歷史情感、教育資源、休閒文化和地方產業等新思維等途徑來一起努力,閱讀完本書,看古蹟的視角相信會更多元。

3.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臺北:遠流,1999)。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本書雖名曰「入門」,但實則是一本觀察古蹟的方法書,作者是李乾朗和其弟子俞怡萍,對古老的東西都莫大的興趣是兩人共同的特點。本書是1980年代後本土文化受重視和古蹟保存意識日漸興起的產物,如想要接觸臺灣古蹟,本書應是最佳的指南。

《古蹟入門》內文

本書之所以好入門,在於以圖解的方式將各類型古蹟要點逐一歸納,延伸剖析,建立清楚的觀察通則後,到任何古蹟現場應可舉一反三。全書分成觀察、認識、形成和附錄等4篇,〈觀察篇〉為全書的重心所在,本篇將臺灣最常見的寺廟、宅第、火車站等22類古蹟,依導言、觀察重點、延伸知識和歷史隧道等主題,配合大量圖片、照片進行解說。以寺廟為例,本書以鹿港龍山寺為具體觀察對象,先介紹臺灣寺廟的形成背景和類型,接著要我們從廟埕開始,依序看格局、看空間機能、看脊飾、看門神、看彩繪、看木雕、看龍柱、看石雕、看神像、看碑匾聯等,每個項目都有圖說和觀察重點,如「由廟門看規模:由前殿廟門數大致可看出寺廟的層級規模,土地公祠只能開一門,將軍或或王爺級的寺廟以開三門者居多,帝后級的神祇如保生大帝、天后媽姐等,正面可以開五門以上。」

〈觀察篇〉是按圖索驥觀察古蹟之門道,如想要進一步認識臺灣建築和古蹟的特色,可以接續看本書的其他3篇。看古蹟除了欣賞建築、藝術之美外,如能從中端詳背後的歷史、工法等,相信這趟古蹟之旅會更加充實。

4.遠流策劃,「臺灣深度旅遊手冊:淡水、鹿港、臺南歷史、臺北歷史、臺北地質、臺北古城、恆春、基隆、宜蘭、三峽」(1900年代)

遠流深度旅遊系列

資訊革命改變了很多事務,旅遊即是其中之一,只要上網,行程建議、打卡和美食景點隨時可以找到資訊,很方便好用,但走得夠深度嗎?遠流出版社在1990年代策劃的這系列手冊,最早的發行係以口袋書的大小,方便旅行者攜帶利用,此系列不但有老城市,還有自然地景,是值得推薦的旅行小書。

「有一種旅遊,就像尋寶一樣,時時都有新發現,步步都充滿追尋和獲得的快樂。」此為本手冊發行的目的,策劃者希望以新角度、新手法編製旅遊書,可以如尋寶圖一樣,人們隨身攜帶上路,書中有歷史、地理、建築、自然、民俗等各行各業的專家陪同你旅行,並沿路為你解說,希望能「讓旅遊更有深度」及「帶知識找到現場」。因此,本手冊在規劃上具有是深度知性的、可以現場對照、豐富的圖像解析、有完備的旅遊安排等特色。舉《基隆》這本手冊來說,從封面「港口、民俗、砲台、自然、小吃」這幾個小字,基隆的特色即一目了然,手冊一開始以認識基隆的秘訣、認識基隆的自然環境、探索歷史背景、看中元祭典、盡享賞鳥樂趣等12個「雨港故事」起頭,接續建議暢遊基隆的7個方法,包括基隆港之旅、慶典之旅、漁業之旅、小吃之旅、砲台古蹟之旅、地質之旅、暖暖之旅,配合地圖、故事等地方特色來深化這趟旅程。

如這趟深度之旅後想要更進一步接觸這個地方,書末還附有主要參考書目,可進一步延伸閱讀,只可惜此系列沒有遍及全臺各地,有些遺憾。

5.祁台穎等,《尋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臺北:遠流,2010)。

《尋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封面

文化資產包括有形和無形文化兩大類,一般我們接觸的大多是建築物等有形文化資產,但文明進程除留下有形的資產外,更多無形的資產和我們息息相關,諸如飲食、技藝、音樂等。這本《尋百工》很特別很勵志,4位作者出版此書時都還只是輔大應用美術系剛畢業的學生,本書是她們畢業專題的成果,她們為畢專花了一年的時間一起踏上旅途尋訪「失落的百工」。

「失落的百工」一看即知是指將要消失的臺灣傳統行業,這些傳統行業看似不起眼,無關重大的國計民生,但卻無形中構築我們生活的實體,更是常民的生活記憶,行業、技藝和師傅都是我們「身邊的人間國寶」。百工包括逐好味、覓正物、訪藝文、探禮俗、找樂活等5大類,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樟腦是19世紀中葉後臺灣三大產業之一,其產量還曾經世界第一過,但有多少人看過「焗(煉)樟腦」?傳統樟腦廠隨著化學合成樟腦興起而日漸消失,以後天然的、最純的採樟、焗樟恐怕都見不到了。本書所調查的「百工」有那些?相信會引發大家的好奇,值得我們去認識珍惜。

想想有那些傳統行業面臨消失的危機?下次如有機會在老街看到老師傅彈棉被、做客家藍衫、神像雕刻,或在菜市場看到師傅在磨刀、磨米麩,不妨多停留片刻,向這些辛苦的工作者和技藝傳承者致敬。

作者簡介:

陳鴻圖,人稱阿圖老師,臺東子弟,現為東華歷史系教授。學術專長為臺灣史、水利史,著有《人物、人群與近代臺灣水利》、《臺灣水利史》等論著。認定「老師」是終身的志業,學生的升等比自己的升等重要,喜歡和學生互動及帶學生上山下海看這塊土地上的人地風景,曾獲東華大學終身教學傑出獎。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