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行腳:玄奘法師與〈集字聖教序〉──李秀華

李秀華(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書藝文化中心主任)

在寧靜安詳如初的夜裡,仰望著天上星斗,一幅幅前賢畫像,不斷湧現腦海。這些亙古與今的賢者,以利益眾生慧命的精神,踽踽前行,在他們身上讓我看見了:專注便能超越困境;只要堅持,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如此動人的生命力,正以大無畏的震撼聲音與光明,呈現在人間。

緣起 – 千年之約,大雪山上的樹林

        位於台灣中部的大雪山域,有著廣袤的山林,晨間信步於林間小徑,寧靜的山景,使人感受到清風、白露、朝雲的美好情景。望著山頭的檜木、肖楠,讓人想起了與這片土地、生命關聯的故事。

        對台灣森林有著強烈而濃厚情感的賴桑(賴倍元,有台灣樹王之稱),三十年前在大雪山種下第一株樹苗,至今已種了近三十萬株的樹,矗立於十座山頭。賴桑說:「種樹很簡單,只有三個步驟:挖洞、放下樹苗、澆水而已。」然而看似很簡單的幾個步驟,我們是否也可以像賴桑一樣,一種就種三十年﹗在時間的長河裡,賴桑藉著種樹,堅持的傳遞他要以千年守護地球永續的心願,三十年走來,終於讓我們看見了這片森林大軍。原來不管我們多平凡,只要能堅持,不論遭遇多大困難,心力專注前行,終能超越困境,看到開花結果。

        相對於賴桑與樹的千年之約,不禁讓人聯想起千年以前的玄奘法師與弘福寺懷仁和尚。玄奘法師以年輕的生命,接續法顯、智嚴等前賢求法導利群生之高行,費盡千辛萬苦橫越沙漠,到天竺(印度)留學取經,發願遠紹如來遺教,弘揚佛法於中土。在十九年的留學取經漫長生涯中,以過人的決心和毅力,為法忘軀,成就了不朽的聖事。而懷仁和尚以敬虔之心,將唐太宗賜序於玄奘法師的「聖教序」與太子李治觀賞聖教序後寫的「述聖記」,一字一字鉤勒摹寫,盡心保留王羲之書跡原貌。懷仁和尚集字工作,看似簡單,卻是以漫長的生命與細膩心思,前後歷時二十四載才完成。而這本〈集字聖教序〉將王羲之的行書風格完整保留,成為中國藝術史上為人稱頌的極佳臨書集字範帖。此與賴桑的種樹,看似簡單,背後同樣有著不簡單的生命力,讓人仰止讚嘆。

《北宋拓王聖教序》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玄奘法師的心路歷程

        玄奘法師為中國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者。其父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大業末年辭官歸隱,此後潛心儒學修養。玄奘法師幼時父親過逝後,家境陷入艱難,於是跟隨出家的二哥(陳素)長捷法師於凈土寺學習佛典。玄奘法師勤奮研習,十一歲時就能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十三歲時洛陽度僧,考官鄭果為其破例准度(當時規定年滿二十歲的男子才有資格參與),此後他以積極修學的態度,精通經書妙義,聲名初揚,並獲得寺廟眾人讚賞。

        隋朝末年,兵災頻仍,玄奘法師與長捷法師避亂離邑前往長安參學,當時名僧多避居蜀地,遂轉往成都。玄奘法師於成都受具足戒,隨後又到荊州、趙州、揚州等地聽聞佛法,對不同經文譯述,所產生的不同詮釋,有諸多疑惑;在參訪四方宿德耆儒,以及多方參學後,仍未釋疑,於是立志西行,前往天竺求法。

        貞觀三年(629年),玄奘法師毅然由長安偷渡,冒險前往天竺。經過高昌國時,得高昌王麴文泰禮重供養。爾後離開高昌,沿著西域諸國越過帕米爾高原,在險惡困頓中踽踽前行,終於到達天竺。

        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法師請益多位著名高僧,並向當時最著名的佛教中心那爛陀寺住持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等經論。貞觀十三年(639年),玄奘法師在那爛陀寺代戒賢大師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並得戒日王極高禮遇,聲名傳遍印度。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法師載譽歸國,並將六百五十七部佛經帶回中土。其以莊嚴法相與優雅神態,在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禮敬與熱忱接待。在太宗護持下,玄奘法師於長安成立譯經院,並由全國各寺推薦優秀譯經人才,開始譯經的繁重工作。

        太宗留意西域,聽聞玄奘法師西行之旅,遠越中亞直達印度,因而請玄奘法師將其見聞撰寫成書。由玄奘口述,弟子辯機和尚執筆,貞觀二十年(646年)終於完成了十二卷的《大唐西域記》。內容記載著玄奘法師行走印度、西域十九年間的遊歷,其中包括了新疆至南印度一百三、四十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與所見所聞。

475_31224280.png
圖二:玄奘法師畫像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當玄奘法師聲譽甚隆,且如火如荼地進行翻譯工作時,一件意外讓玄奘大師與唐太宗的關係,有了微妙的變化,此後玄奘法師更加謹慎維護佛門淨地。風韵高朗,文采斐然的辯機和尚,是玄奘法師譯經場的九大綴文之一,也是玄奘法師重要的譯經助手,《大唐西域記》即是由玄奘法師口述,辯機和尚筆錄完成。辯機和尚在譯場中擔任綴文譯書工作,在一百卷經文中由其受旨證文者三十卷,可見其受玄奘法師之器重。然這位在佛教界聲譽日望且儀表與內涵皆出眾的年輕弟子,卻飛來橫禍;根據《新唐書》所載因私通高陽公主,「太宗怒,腰斬辯機」。辯機和尚受到鞭撻、侮辱后,被當街腰斬於市,玄奘法師也為此事黯然。雖然史料未能詳載始末,然畢竟為佛門憾事,於此讓玄奘法師更加謹慎於與朝廷之應對。

        玄奘法師自印度取經返唐後,攜梵本佛典到長安,奉太宗之命於弘福寺翻譯佛經,太宗曾答應為其所譯經書作序,因國事繁冗,迄未著筆。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玄奘法師譯完五部經論,奉旨呈上,遂前往玉華宮謁見太宗,兩人交談甚歡,玄奘法師再次懇請賜序,於是太宗親染翰墨,寫成七百八十一字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序文稱揚玄奘法師「乘危遠邁,策杖孤征」,以孤身隻影,西行求法,普惠中土佛門,並潤澤了百姓心靈。太子李治觀賞聖教序後,也寫了一篇「述聖記」,歌頌太宗的武功文德,並讚賞玄奘法師有「備通釋典,利物為心」的超凡資質與求法壯舉。玄奘法師一生所譯經論,合計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八卷(或稱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可為中土譯師之最。

懷仁和尚之弘願

        太宗親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後,皇太子李治(唐高宗)也為之作記。之後弘福寺住持圓定法師與京城各寺僧眾聯名上表,陳請鐫刻唐太宗所寫「聖教序」與唐高宗所寫「述聖記」兩篇文章於碑石,以示珍存,並由弘福寺懷仁和尚主持其事。

        懷仁和尚以從事書法神聖志業之高蹈情懷,直接從唐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蹟擷取文字,一字一字盡心保留原貌鉤勒摹寫,對其中不足之字,更是大力於民間求訪蒐羅,甚至懇請太宗召告天下,以重金廣為徵集,「一字千金」之重賞,一時傳為美談。

        懷仁和尚投入集字工作,力求盡善盡美,相對於今日可用電腦快速剪裁字體影像,在古代卻是一項繁複工程;除了須一字一字的揀選,之後還需配合文章上下字體的書寫行氣,找出最適當的書跡,加以摹勒鉤寫。看似簡單的集字工作,懷仁和尚自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至咸亨三年(672年)歷時二十四年才完成,今所見〈集字聖教序〉則包含了序和記與玄奘法師所譯心經。

        北宋周越《古今法書苑》載:「文皇制〈聖教序〉,時都城諸釋委弘福寺懷仁集右軍行書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跡,成萃其中。」書成後由諸葛神力摹勒上石,其過程乃將碑文寫於紙,再將紙背塗上銀朱(鮮紅顏料),以雙鉤摹勒後覆於石碑,再以數層紙疊放於摹紙上,以石碾磨,使雙鉤銀朱附著於石,之後由朱靜依此鐫刻於石上。因碑首橫刻七尊佛像,又名〈七佛聖教序〉。此碑以當朝皇帝唐太宗撰寫序文,稱頌法門領袖玄奘法師,並集書聖王羲之書跡,因之世人稱譽為「三絕碑」,現存於西安碑林。另有唐代書法家褚遂良用楷書寫後刻之於石,立于大雁塔下,世稱「雁塔聖教序」,成為留傳至今著名的楷書法帖。

圖三:〈大唐三藏聖教序〉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王羲之行書見於諸多法帖,然幾經翻刻重摹,多已失真,此碑懷仁和尚以其自身對書學的深厚根底,嚴謹選帖摹書,在點畫氣勢、起落轉側中,皆能纖微克肖,充分體現王字特色與韻味,頗能貼近原貌,為後世研究王羲之書法的珍貴材料,亦為學習王羲之行書的入門範帖。明代王世貞評此碑「極備八法之妙,真墨池之龍象,蘭亭之羽翼也。」清代周星蓮《臨池管見》則稱「唐僧懷仁所集右軍書,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可謂異才。」一氣揮灑的行氣,天衣無縫的鉤摹,流露出王書的雄逸俊雅,與奕奕風神。此篇達於平和簡靜的意境,是以後人稱集字為碑,始於懷仁,唐人集王書者以此為最。

圖四:〈大唐三藏聖教序〉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結語

        與大雪山森林許下千年之約的賴桑,在崎嶇坎坷的實踐行路中,開創令人無法想像的奇蹟。而玄奘法師以一生堅持,孤影西征,捨命求法,完成賡續前賢,弘揚法脈於中土之志業。懷仁和尚則以高蹈之懷,專注心念,以簡單持續之行,累積動人的力量,在耗時多年後,終於完成書史上的艱鉅著作。在寧靜安詳如初的夜裡,仰望天上星斗,一幅幅前賢畫像,不斷湧現腦海。這些亙古與今的賢者,以利益眾生慧命的精神,踽踽前行,在他們身上讓我看見了:專注便能超越困境;只要堅持,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如此動人的生命力,正以大無畏的震撼聲音與光明,呈現在人間。

478_d7542447.png
圖五:〈臨集字聖教序〉
(資料來源:作者李秀華書法)

作者介紹

李秀華字實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藝術史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教學之餘潛心書法藝術,曾於2008年於花蓮縣立文化局舉辦「澄懷觀道-李蓮希書法個展」,2011年舉辦「人間菩薩-容顏的嚮往與讚嘆」個展於台中市文化局。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