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編輯室手記──吳翎君

吳翎君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經過約近一年的籌備工作,《人社東華》創刊號電子版終於問世了。從刊務名稱、性質與定位,乃至於電子季刊設計和技術上的問題,都經過數次的討論,感謝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幾位老師做為班底的編輯委員們在忙碌的教學和研究之餘,無私的投入和付出,使得《人社東華》創刊號能順利出版。基於時代的、社會的,以及做為東台灣的學術文化殿堂,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懷著「深耕東台灣、放眼全宇宙」的胸懷,希望能做出一份有特色的文化電子期刊。

我們深知在目前凡事講求輕薄短小,資訊泛濫的時代,文字資訊很快地被淹沒在各式的網路媒介中,但也是因為體認到文字做為載體的重要意義,我們不希望成為迅速被資訊浪潮所淹沒的電子報,刊登於本刊的文章非一時一地,它可能在彼時彼地,當讀者重新閱讀本刊時,仍能為我們理性的論辯、澎湃的文字與深刻的見解而感動。

《人社東華》季刊希望以人文學者的視野和社會科學的訓練,關注時代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脈絡,舉凡文學、藝術、政治、社會和經濟等議題均是我們關懷的焦點。除了關心東台灣,我們也放眼全球,胸懷世界,希望能以《人社東華》做為華語世界中一個具有深度內涵的精緻電子期刊。在這一想法之下,我們設計了「人物訪談/側寫」、「文化沙龍」、「全球視野」、「在地實踐」、「關鍵詞」、「書評書介」、「藝文空間」、「東華風景」等專欄。

「人物訪談/側寫」,顧名思義為針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學者或文化人的訪談,讓讀者深入受訪者的學思之路。

「文化沙龍」,為探討台灣、中國及世界各地的人文、藝術和歷史,對於各國和區域的風土人情、藝文發展、文化批評和反省,均收錄其中。

「藝文空間」,為藝文創作之園地及文學作品之賞析。詩、散文、小說、劇本和翻譯文學等,均錄於專欄。

「全球視野」,為針對國際政治、經濟趨勢、全球發展和兩岸關係的關懷。

「關鍵詞」,為從不同學科針對某一關鍵詞與現實社會的結合,並通過跨學科的對話,理解我們生活中「關鍵詞」的應用及其影響。

「在地實踐」,為關注台灣本土的「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尤關注東部地區。刊載的專文兼具理論與實務,希望朝著社區發展與治理、符合社會公義的合作經濟、微型企業以及植根地方的社會福利制度等論題方向而努力。

「書評書介」為深度評介人文與社會領域的新書。

「東華風景」,對東華大學的自然生態、植物花鳥、校園風景的深度觀察,並希望以文學書寫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東華校園的一草一木。

特別感謝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李秀華教授慨然為「人社東華」四字題字。

創刊號共有十五篇文章。以下謹介紹五篇特別邀訪的文章,其餘文章也大有可觀,讀者當可細細品味。

一、「英雄回家──冬日在東華訪談楊牧」

著名散文家、詩人與學術大家──楊牧先生於1996年擔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的創院院長,去年回到東華客座。由曾珍珍教授執筆的「英雄回家」,深入楊牧先生的學思之路,讀來令人有「高山仰止,靈光閃爍」之感,祗有兼俱深厚中西學養的訪談人與受訪者,始能譜成這樣的一篇具有深度的絕妙好文。楊牧先生,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縣人,早年筆名葉珊。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紐曼華語文學獎等重要獎項。其詩文創作不僅對華語世界產生廣泛而巨大的影響,在學術研究上亦有豐厚的成果。

二、比特幣(Bitcoin)魔法:未來主要貨幣?                      

比特幣(Bitcoin)可能是未來貨幣嗎?它和傳統貨幣有何不同?比特幣是怎樣被發掘的?它又是在怎樣的貨幣歷史和貨幣金融體系中發展出來的?本刊特邀請目前任教於維也納大學的經濟學家朱嘉明教授從貨幣理論和貨幣歷史的視角來談談「比特幣」。朱嘉明博士在台灣的著作有《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遠流,2012)。《中國改革的歧路》(聯經,2013)。                                                

三、金鼎獎文學獎得主郭強生專文

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郭強生教授以《惑鄉之人》獲得第37屆金鼎獎的殊榮,本刊特邀請郭強生教授就「惑鄉之人」的「惑」,踏尋其血緣的、地緣的與心靈的原鄉,讓我們得以跟隨作者的現身說法,了解《惑鄉之人》這部傑出作品的生命史脈絡。郭強生,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NYU)戲劇博士。二十二歲即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作伴》。其作品涵蓋小說、劇本、散文、文化評論等多種類型,劇本《非關男女》獲時報文學獎戲劇首獎(1990年),《給我一顆星星》獲文建會劇本創作首獎(1991)。2010年再度提筆創作小說《夜行之子》,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2011年出版《我是我自己的新郎》散文集,並開始主持廣播節目「文學居酒屋」,獲金鐘獎入圍肯定。近年作品並多次入選九歌《台灣年度小說》與《台灣年度台灣散文》。

四、去納粹化──德國二戰後的人事替換與自我批判

德國在二戰後對納粹的過去有深刻的自我批判,不少納粹集中營被保存成為紀念及教育場所。歷史博物館的設立,也與一般其他國家的目的不同,它不為宣揚民族光榮,正好相反,它是檢討自己過去的機構。德國對納粹過去的自我批判,似乎是沒有底線的……。本文作者胡昌智博士曾任國科會駐德國及英國科學組組長,以歷史家的紮實訓練及近身細膩的觀察,對二戰以後德國如何去納粹化提出獨到的見解。此外,東華大學潘宗億教授則從柏林「浩劫紀念碑」探索新德國國族認同之建構。上述兩篇文章均涉及國族的創傷療癒、自我想像與國家認同之問題。他山之石,可以為錯,不同國家對過去行為的反省和批判,正提供我們如何面對台灣的過去和未來,在凝止傷口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五、「在地實踐」專文──台灣人文及社會創新工作的可能方向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自去年起執行國科會人文處(現為科技部人文司)「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經濟生活、人文創新與社會培力」研究計劃,半年來團隊各個成員深入社區,進行調查、訪問與溝通,已有初步的成果。團隊成員莊曉霞、田畠真弓、黎德星等數位教授率先發表相關在地實踐之觀察和成果。此外,本刊特邀請台灣大學社會系陳東升教授撰述〈台灣人文及社會創新工作的可能方向〉,從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推動,透過理論與實作的論述,豐富我們對於社會的理解。如何提出一套長期永續的實踐方案?社會的變遷透過社會設計就足夠了嗎?如果社會設計無效又該如何?本文提供了在地學者對於當前面臨的社會問題該如何積極地參與,並做一些改變的想法。 


(本期編輯助理:鄧福鈞)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