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魔法:未來主要貨幣?──朱嘉明

比特幣(Bitcoin)可能是未來貨幣嗎?它和傳統貨幣有何不同?比特幣是怎樣被發掘的?它又是在怎樣的貨幣歷史和貨幣金融體系中發展出來的?本刊特邀請目前任教於維也納大學的經濟學家朱嘉明教授從貨幣理論和貨幣歷史的視角來談談「比特幣」。朱嘉明博士在台灣的著作有《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遠流,2012)。《中國改革的歧路》(聯經,2013)。

──編者
朱嘉明
(維也納大學漢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客座教授)

在過去的三、四年間,我在世界的不少地方,向不同的朋友和學生講比特幣(Bitcoin,簡寫BTC)的原理和意義,和者甚寡。在北京見到24歲的李鈞,得知他和他的朋友們在幾個月的時間中撰寫出中國第一本關於比特幣的專著《比特幣:貨幣的開源實驗》,與此同時,李鈞和他的朋友們還是比特幣的發掘者和擁有者。對此,我由衷高興。但是,我對於比特幣的理解和肯定主要基於書本和文字,並不是比特幣的實踐者,也不擁有比特幣,更沒有用比特幣生活過。我對比特幣的認知,難免有局限性。應東華大學《人社東華》創刊號之邀請,我想從貨幣理論和貨幣歷史的視角,討論我對比特幣的認知,或許可以讓大家對這個創新貨幣有初步的理解。

  
一、
         2008年末,來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已經演變為世界金融危機,形成全球性恐慌,很多國家做出了過激反應。同時,現存的世界貨幣金融體系,以及對這一體系有至關重要影響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遭到了普遍質疑。很多經濟學家預測此次金融危機可能超過1930年代的大危機。結果是這次危機的深度和強度,以及持續的時間並沒有超越1930年代的大危機。

就是在這年的11月,一個署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研究報告”Bitcoin: A Peer-to 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發表。不足兩個月,即2009年1月3日,經中本聰對其提出的比特幣理論系統的實際運行,即所謂的「挖掘」過程,第一個比特幣的區塊橫空出世,其中包含50枚比特幣。

上述世界金融危機和比特幣誕生在時間上的巧合,並不存在直接相關性。但是,在世界金融危機和比特幣誕生的兩個孤立事件背後,卻有著強烈的歷史邏輯關係。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使得人們全面反思當代各國的貨幣體系,對各國的貨幣政策提出強烈批評。美元和美國貨幣政策則是眾矢之的。有相當多的學者、政治家和企業家認識到:當代的世界貨幣體系,說到底,是各國「法幣」的集合。只是在這個「法幣」的集合中,美元是中心「法幣」,扮演了「法幣的法幣」的角色。毫無疑義,美元對世界貨幣體系的老化和衰變責任最大,但是,其他貨幣也有問題。彼此之間,僅僅是程度差異。只有突破現行的世界貨幣體系,方可解決現行的世界貨幣體系的問題。問題是,並沒有更好的方案。期間,中國提出了「超主權貨幣」的建議,缺少在國際政治和技術層面上的可行性,最後是不了了之。最終,各國政府應對此次金融危機的基本手段大體是貨幣供給的量化寬鬆政策,擴大政府投資和強化對經濟的影響力,其結果是推動了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的通貨膨脹。恰恰是在這樣的歷史節點上,比特幣提供了克服「法幣」先天基因缺陷的一種嶄新思路和選擇。

二、 

「法幣」的先天基因缺陷,說到底就是兩條:

第一,「法幣」為政府所壟斷,國家是壟斷貨幣發行的主體。「法幣」是通過國家權力迫使民眾接受和執行的一份合同。

第二,因為國家通過中央銀行決定「法幣」發行數量,本質是不穩定。特別是,1970年代之後,伴隨美元與黃金脫軌,各國「法幣」都轉變成沒有含金量的純粹紙幣,阻礙「法幣」發行數量持續增長的最後制度和機制不復存在,「法幣」貶值,或者說通貨膨脹成為完全不可避免的。在這個意義上,哈耶克說,「歷史基本上就是政府製造通貨膨脹的過程」。[1]

現行的貨幣制度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通貨膨脹是國家收入的基本保障:「通貨膨脹一直是一種有吸引力的可供選擇的收入來源,因為事實上不用任何人投票表決,政府就可以利用它徵收賦稅,用凱恩斯的話來說,『它是以一種無人能弄明白的方式做到這一點的』」。[2]另一方面,民眾所創造的財富最終需要通過「法幣」的形式顯現,通貨膨脹導致財富不斷縮水。遺憾的是,在長期的教化下,公眾已經認定貨幣必須由某個最初的創造者「創造」,國家就是創造者,是國家賦予貨幣的價值。貨幣天生就是政府的「法幣」,「法幣」就是貨幣的唯一存在形態。人們為國家壟斷和創造的貨幣付出了看不到盡頭的代價,遭到貨幣奴役,基本上是逆來順受。因為,在民眾面前,並不存在一個可以替代政府法幣的其他的貨幣選擇。

對此,哈耶克不以為然。1976年,已經77歲的哈耶克的《貨幣非國家化》一書出版。本書序言的開頭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面的一段話:「我相信,世界各國的君主,都是貪婪不公的。他們欺騙臣民,把貨幣最初所含金屬的真實成分,次第削減」。[3]這本著作的中心思想就是,唯有各國政府不再擁有對貨幣創造的壟斷權力,否則永遠無法實現價格穩定。哈耶克的理想是:在一個國家,發行具有明顯差異的、並由不同貨幣單位構成之貨幣,包括讓私人貨幣流通,並實現不同貨幣之間的競爭。只有這樣,所有的貨幣發行單位都會緊縮其貨幣發行量,以防止因為自己貨幣不斷貶值而最終被淘汰的命運。為此,哈耶克提出了詳盡的貨幣非國家化的方案。

歷史常常出現嚴重的不公正。《貨幣非國家化》的出版並沒有產生實質性影響。哈耶克的理念,被譏笑為政治上沒有可能,技術上不可行。人們的思想局限在如何改進,而不是終結政府對貨幣壟斷的體制。即使激烈批評通貨膨脹和現代貨幣體系的弗裡德曼,也認為:哈耶克的希望無法實現:能夠提供購買力的私人貨幣,是不可能驅逐政府發行的貨幣的。[4]也就是說,在法幣不可替代的前提下,通過旨在控制法幣發行數量,要求抑制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這就是貨幣主義。

無疑,在思想理念方面,弗裡德曼的貨幣主義比較哈耶克的貨幣思想,是倒退,雖然是比較溫和的倒退。

三、 

儘管我們無法得知,在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時候,是否有實現哈耶克理念的動機或者潛意識。但是,事實是在哈耶克「貨幣非國家化」的思想早已為人們淡忘的42年之後,中本聰所開創的比特幣竟然證明了哈耶克貨幣理念是可以實現的。

第一,比特幣天生是獨立於任何國家,任何政府,任何央行,任何企業。

第二,比特幣是開源貨幣,是點對點網路中完成解碼運算後獎勵給運算者(即礦工)的禮物。單個節點會向全網廣播交易,礦工收集交易資訊打包成新資料塊。

第三,比特幣的創造過程是競爭的,需要時間、能源和其他有形成本的投入。為保持資料塊勻速生成,挖礦的人越多,挖礦難度就提高,成本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第四,比特幣很可能是人類自從產生貨幣以來的第一次可以避免不斷貶值的貨幣。基於兩個原因:比特幣存在終極數量,其極限是2140年的2100萬枚;比特幣的P2P的分散式特性與去中心化的設計結構,至少在理論上排除了任何機構操控比特幣供給總量的可能性。

在貨幣理論歷史中,有一個經過美國天文學家兼經濟學家西蒙·紐科姆在十九世紀末提出,再經歐文·費雪完善的著名方程式:MV=PT。其中,M是名義貨幣量,V是流通速度,P是價格指數,T是交易總量指數。這個恒等式對於分析貨幣和價格的關係只具有理論和邏輯意義。在實際經濟生活中,M主要形式是政府發行的法幣,其數量從來是不可控制,P必然是非穩定的。但是,如果M不再是不可控制的政府法幣,而是比特幣這樣不會不斷貶值的貨幣,那麼,通貨膨脹似乎是可以避免的。這個恒等式就具備了現實意義。

比特幣價值的穩定和上升,意味著比特幣的購買力的穩定和上升,比特幣越來越值錢,用於購買物品和服務的比特幣數量減少。也就是說,比特幣很可能有造成通貨緊縮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通貨膨脹的大勢。

四、 

如果說,比特幣的創造思想和方法是人類智慧的精妙顯現,那麼在過去短短的四、五年內,比特幣在全球範圍被迅速傳播,被人們接受和交易,規模膨脹,則無疑是貨幣金融領域的一場具有革命意義的事件,相信中本聰對此也是始料未及。

原因何在?答案是:比特幣是財富創造和交換的創新,比特幣的每筆交易既透明,又匿名,每一個擁有網路用戶端端的人都可以查到全世界所有即時產生的比特幣交易,卻無需也無法得知這筆交易來自哪裡,去向哪裡,用作什麼用途。比特幣第一次從技術上提供了每一個個體自己創造的「私有財產」處於不可侵犯、不可凍結和不可追蹤的狀態。比特幣的擁有者實現了在一種沒有政治和政府干擾,完全以信任為基礎的自由體系中,擁有和享用貨幣財富。或者說,比特幣創造的是一個自己對自己負責、依靠信用運轉的世界。貨幣主權要回歸給個人,每個人有選擇貨幣的權力,成為貨幣財富的主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生在互聯網,用在互聯網,加之個人間的匿名支付,使得任何政府至今無法對其交易實行徵稅。從根本上說,比特幣是一種自由主義的生活方式。

比特幣正在創建一個以比特幣作為交換媒介的現實世界。比特幣實現了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結合,一個超越地域和產業部門的比特幣「場」迅速形成。不久前,各種媒體已經報導過:美國一對夫婦曾經嘗試只依靠比特幣生活,似乎需要很大的勇氣。如今,比特幣的應用範圍,從公益組織的捐款到日常生活,比特幣走進人們的生活。繼德國宣佈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更多的國家會加入,同時,全球接受比特幣的商家會高速增加。

如果以為比特幣代表的貨幣財富和交換體系僅僅存在於虛擬世界,將比特幣簡單歸結于傳統電子錢的一種,那是一種誤解。比特幣不同于傳統的電子錢,因為任何傳統的電子錢都要與政府的「法幣」掛鉤,至少依賴中心服務商,並沒有自身的價值。而比特幣與生俱有的就是其獨立性,與任何政府發行的「法幣」和中心服務商沒有任何依存關係。所以,電子錢的本質必然是發散的,加劇傳統貨幣供給總量的膨脹,而比特幣的本性是收斂的,具有吸納傳統貨幣流通總量的能力,減少傳統貨幣供給總量。此外,在物理意義上,比特幣與一般電子錢不同,其向周圍擴散的過程不是無序的,而是有序的;流通密度不斷擴展;不可能重複呈現比特幣流通在時間順序上各種狀態,交易不可逆。最值得注意的是,依附於政府和公司的傳統電子錢是不可分割的,而比特幣是可以分割的。當下,比特幣的最小單位是小數點之後的8位元數,如果需要,比特幣可以分割為更小的單位。

相比較其他任何存在過和正在流通的貨幣,貨幣功能通過比特幣得以充分實現。特別集中在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比特幣更能實現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功能,比特幣具有超越時空和超越主權的優勢,應用版圖遍佈世界。

第二,比特幣具有高度流動性的資產的功能,並成為當前全球升值最快的資產。

第三,比特幣突破了傳統「資產負債表」只能反映一個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局限,而比特幣的帳本不僅包括全部歷史記錄,而且是動態的。近年來,有一種稱之為「全息圖像」的技術發展很快,可以記錄物體的尺寸、形狀、亮度和對比度等資訊,形成三維圖像。比特幣的帳本就是一種「全息圖像」帳本。

五、
 

根據對比特幣過去三、四年的歷史觀察,不得不承認比特幣的爆發力。比特幣正處於持續的「宇宙大爆炸」狀態。2010年7月17日,世界最大的比特幣交易網站Mt.Gox成立,當時比特幣的價格不到0.05美元,2013年11月已經超過了數百美元,逼近上千美元,比特幣體積的擴張不是十、百、千為單位,是萬單位。

造成比特幣規模擴張和價值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兩點:包括美元、歐元和人民幣自身的貶值,與比特幣的比價不斷下降,導致比特幣與其他法幣的匯率不斷攀升;由於個人投資者,金融公司和金融資本的加入,比特幣的交易數量擴大,推動比特幣價格。

問題是:在2140年之前,比特幣的「大爆炸」狀態,還會持續多久?比特幣所代表的財富數量,何時可以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對此,現在難以預測。但是,在比特幣實現終極數量之前,始終會存在上漲空間則是毋庸置疑的。根本而言,比特幣的升值空間則取決於比特幣對世界實體經濟和貨幣經濟的影響程度,以及比特幣對世界GDP的直接和間接貢獻的程度。有一種估算,如果比特幣價格上漲到20000美元一枚,比特幣的規模接近世界經濟規模的1%。

對於比特幣的前途,有兩種傳統思維需要糾正。

第一,賦予比特幣本身原本沒有的意義。例如,比特幣可能替代主權貨幣,甚至成為一種世界貨幣。比特幣沒有替代國家貨幣的使命。比特幣的開源本質決定了它不會成為未來世界的唯一貨幣。

第二,將比特幣的地位絕對化,比特幣被神化,似乎不可替代。比特幣的理念從來是支持貨幣多元化化,貨幣之間存在競爭。近來,在比特幣挖礦難度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出現了類似比特幣原理的若干新數字貨幣,如萊特幣(Litecoin)和瑞波(Ripple)幣,雖然各有不同的後發優勢,依然無法形成挑戰比特幣、與比特幣平等競爭的關係。比特幣最值得肯定的是其開源本性、開放性和沒有排他性。在理論上,不排除有一天會產生比比特幣更完美的貨幣。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中國成為了比特幣的重鎮。自2013年夏季以來,比特幣在中國的交易已經接近是世界交易額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中國比特幣市場的參與者,不再僅僅是個人和小額資本,而且有更多的商業公司和更大的資本的介入。就在近日比特幣價格瘋漲的同時,有中國電商網站宣佈,成功達成第一筆比特幣訂單。不同於之前的個人之間的私下交易,這是世界首例商業零售訂單。中國成為了比特幣最大市場。在國家嚴密控制傳統金融機構,銀行業基本為國有銀行壟斷的情況下,比特幣在中國的發展,尤其需要深入解讀。至少可以認為,中國存在著追求金融貨幣自由的巨大潛能和空間。

有一點很值得提及:過去幾年,中國一度盛行「貨幣陰謀論」和「貨幣戰爭」的說法,影響廣泛。但是,至今還沒有人將比特幣的誕生視為一種陰謀,也沒有人提出比特幣會加劇政權貨幣之間的戰爭。意識形態和政治的元素尚沒有侵蝕比特幣世界,實在值得慶幸。[5]

六、 

在結束這篇文章時,我最希望表達的是:人類所經歷過的貨幣國家化的歷史,與貨幣非國家化的歷史比較,實在是太短暫了。哈耶克主張的貨幣非國家化,有足夠的歷史根據,卻沒有成為經濟學界的主流,也不為民眾所理解。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人們進行了諸如地區貨幣、社區貨幣的實驗,但是,難以成勢。比特幣的出現,在喚起人們的貨幣非國家化的信念的同時,還提供了真實的實驗。幾年前,我總結中國貨幣經濟歷史,用的是從自由到壟斷。現在,比特幣證明了貨幣經濟回歸自由的可能性。在此,我無意討論各國政府最終如何對比特幣的監管,甚至形成若干國家的趨同法規。因為,我相信,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的P2P結構,以及由此衍生的複雜體系,最終會在與政府的博弈中保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優勢。

貨幣對歷史的進程的意義從來不可低估。比特幣的歷史意義,我們至今還難以充分認識。可惜,哈耶克和弗裡德曼都已經過世,如果他們能夠看到比特幣,會作怎樣的思考呢?

2013年11月20日北京


[1]《貨幣的非國家化》,哈耶克著,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33頁。

[2]《貨幣的禍害》,弗裡德曼著,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242頁。

[3]《貨幣的非國家化》,第16頁。

[4]《貨幣的非國家化》,第95頁。

[5] 事實上,我的慶幸過早了。就在我寫序言的當天,在網上看到了一種「比特幣陰謀論」:「神秘的背後往往暗藏陰謀,比特幣恐怕就是一個巨大的陰謀」。「美國法院、參議院以及美聯儲之所以對比特幣接連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一言以蔽之,就是希望借助互聯網線上交易的巨大發展潛力,將比特幣創建成一個主導全球線上支付的貨幣,進而在美元之外創建另一個由美國主導的世界貨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6559f0102e2oj.html。

真不知這位作者在對比特幣做了多少研究之後勇於發出這樣的論斷。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