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號專題】新世代歷程:從熱血激情開始,走向溫柔而堅定──葉秉憲

葉秉憲(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生)

 2014年春天,一群以學生為主的年輕人因為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黑箱程序,憤而占領立法院,高呼著「代表人民奪回立院」激起場內群眾的熱血,博愛特區周遭的街道更在隨後的幾天湧入了數十萬民眾。這一場大規模又具有實質侵略性的街頭行動,是數年來大大小小的街頭戰役所蘊積而出的能量,從野草莓運動、反媒體巨獸、大埔案到洪仲丘事件等,這個有著複雜背景的的占領行動,具體而微地乘載著社會中不同族群的人們,對於掌握經濟與政治大權者的憤怒,更直接喚起了社會大眾對於生活現況的不滿,各式各樣的議題表述與討論,直接或間接的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活躍了起來,帶起了新的公民政治氛圍。這些驅動著三一八運動的集體意識與力量,對於數十年來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中的先行者而言,雖然激動但不失理性的辨析,他們從各個層面對於第一線的年輕運動者提供支持,更從運動的一開始,就以較為宏觀的視角觀察著社會奔騰的熱血,試圖了解及參與這個時代的巨變。相反的,對於初次面對如此社會變動的年輕公民而言,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公民態度首次被彰顯,「人民擁有國家主權」是從小到大的公民教育中,民主政治的基本條件,但在台灣的過往歷史中,卻從來不曾如此被重視。這些概念從政治的角度說來,對大多數人來說尚且是抽象的,但在生活諸多不滿意的情況下,正是為人民的質疑與憤怒找到了一個最適切的出口,年輕人也因此親身體驗了民主政治的意涵,不再被禁錮在腳踏實地或多做少說的權威式治理中,開啟台灣政治進展的另外一章。

         顧盼當前的社會,努力打拚的青年人們大多是憤怒或無助的,他們面對著極端不友善的生活條件,而四處找尋著宣洩出口,這樣的心聲在三一八運動的集結後,成為了一個明確的論調,使得青年人和所有感受到被壓迫的人們,都亟欲翻轉這個不正義的世代。在網路社群裡,這個公民參與門檻最低的公共場域,尤其可以看到大量的論述文章被書寫以及轉發,再進一步引起更多的討論和發想;透過便捷的通訊,公民之間的串聯更加快速,因此突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深化公共議題的公民行動;更有部分的年輕公民親身投入組織工作之中,凝聚起了公民的力量,在各個議題中實際執行監督的義務和倡議的工作。公民們對於公眾事務參與的態度在這一段時間內起了巨大的變化,不論個人所持立場為何,都能積極的表達和評論,不再只是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也因為如此轉變,使得台灣政壇的權力結構出現了轉變。台灣政治環境的變化明確地顯現在與三一八運動同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以及兩年後2016年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中。前者,使得無黨籍的台大醫生柯文哲當選了台北市長,證實了傳統政治中意識形態分野的鬆動;後者,前所未見的出現了18個政黨共同競逐立法委員的席次,展現了台灣社會內部的多元立場,與其力量的集結。就此,台灣民主政治環境的發展,似乎正朝向正常化的方向上發展,首次親身參與其中的年輕工作者,帶著街頭行動中所獲得的激情,走進凡事需要兢兢業業的政治現場,除了要面對民主政治的難處,更需要面對台灣威權政治殘留下來的反民主意識。

         街頭運動的激情和熱血,短暫的呼喚與聚集民眾的關注,長期的組織經營或政治工作才能夠延續並深化公眾議題。在三一八運動之後,台灣的政治環境前所未見的受到公民們的關注,也加上近年來社會運動遭逢了停滯的困境,使得許多長期經營各式議題的倡議者都積極地浮現在政治的檯面上,試圖把對於不正義社會的各種解決方案與思考帶進國家體制內。做出如此轉變後,最直接面臨到的便是政治操作,這對於街頭行動中的佼佼者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對於滿懷熱血的年輕公民來說更是遙遠的想像。雖然過去在街頭上對於時事議題的嚴厲針貶,除了需要吸引媒體的關注,也需要訴求民眾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針對議題提出理性且具有深度的批判,因為這些論述所帶來的決定性轉變,常常是與掌權者在談判桌上專業知識的角力,而非單純倚靠民意的數量來決定。相反的,直接投入選舉或籌組一個政黨,最需要的卻是選民一票一票的支持,以選票作為發聲的基礎。然而,這與批判論述的深度或專業性並無直接的關聯,更重要的工作目標變成了如何與民眾拉近距離,如何在感受與人情層面獲得投票民眾的好感。如此一來,街頭運動出身的倡議者們,需要面臨一個截然不同的工作目標,若是對時事的評論太過艱澀,難以廣泛的被理解,不論對於前景有多周詳的計畫,都會因為沒有民意的支持而石沉大海。因此,具有崇高理想性的運動領袖和熱血的年輕公民們開始了一個全新的工作模式,踏入了政治的人情社會之中,同樣在街頭卻必須學著暫且放下激情與複雜的邏輯思維,開始與身邊每一個經過的民眾建立最直接的關係。

         帶著與公共議題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縝密批判進入到政治活動的現場時,似乎也同時帶進了一座高牆,阻隔在一般民眾與公共議題的倡議者之間,當年輕且懷抱理想的公民們因為聽見了這些高瞻遠矚的論述而願意投身其中時,也就正面的迎上這座既存的高牆。如此處境不禁讓人陷入沮喪的思索中,彷彿揭示著政治現實與公平正義的理想,在目前台灣的社會氛圍中尚存在著本質上的對立,政治現實讓人只得迎合大多數人的意識形態,但高標準的公平正義可能未曾出現在台灣民眾的生活中,這成為了所謂「理想主義者」進入政治現實最艱鉅的挑戰。這是否代表著高深的專業知識與以民意為基礎的民主政治存在的難以揉合的差異?以社會民主黨在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的處境為例,在確定推出區域立委候選人之前,便已經對於台灣政治與社會的現況提出了共同政見,相較於其他政黨,尤其是傳統政黨的選舉策略,在政策討論的部分更具有優先性和全面性,但以目前的政治現實與社會關注度來說,針對時事議題提出單一面向的見解更能夠增進曝光度。舉例來說,對於死刑存廢的議題,民眾更傾向於知道特定候選人支持或否定的立場,多過於全面的討論司法改革、國家暴力或關於生命的哲學性思考。至於其他眼前未見的公共議題便不被重視,導致社民黨的選舉策略在競選的過程中,必須由推廣共同政見的理想,轉換成針對單一議題做出清晰而且簡單的批判。透過這個現象,可以清楚的顯現社會運動者當前的困境,也是經過三一八運動之後有志參與公共事務的年輕公民所遭遇的困境,即是專業知識與縝密思維的能力,在台灣公民社會從街頭行動轉向了政治參與的這個過程中,曲高和寡的論述不再是主要的戰場,更重要的是能夠與選民們的感受站在一起,透過握緊每一雙手來爭取改變社會的立足點。

         身為一個在三一八運動之後,被喚醒熱情的年輕公民而言,在推動時代巨輪的大方向之下,到底有什麼樣的特質或能力是重要的?當街頭運動不再是主要的戰場,一大部分的能量轉換到了政治的體制內運作時,高舉著激情、熱血和艱深的社會批判似乎已不足以應付,知識性論述產出的重要性被打上了問號,彷彿周旋於政治權力之間的能力更是促使社會轉變的契機。然而,社會大眾正在追尋的公平與正義除了尚未在體制中實現,也未曾真正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態度。因此,只掌握人情政治的操作能力,並不能改變台灣當前的社會權力結構,改善弱勢者的處境,要能促成社會緩慢的改變,應該以知識和批判作為基礎動能,建構理想社會的藍圖。每個人若能帶著獨有的觀點和專才,並匯集這些年群起的公民力量,用一種緩慢柔和的步調走在一般的社會之中,不只爭取支持,而是貼近生活的需要,在理想與現實之中找到平衡點,同時站穩腳步,成為下一個時代堅定而溫柔的改變力量。


作者介紹

葉秉憲,最早讀過社會工作,開始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截然不同的人。然後讀心理學,想要弄清楚人的大腦到底都在想些什麼?是怎麼想的?後來才發現要把「人」弄懂,還有文化、歷史、種族、宗教、語言、藝術、文學、哲學和身體需要了解,因為有太多又太艱深,就只好變得不求甚解,什麼東西都沾個邊,成為了各方面的門外漢。現在,就只能多多接觸跟人有關的一切事情,走上街頭、閱讀文字、跟人說話、參觀展覽和看看風景,假裝自己慢慢有在弄懂「人」這個奇特的存在。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